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4311
 °◦ஐ舞ܤ咲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ܤ最新消息ܤ..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內心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我希望我能更勇敢】
作者: °◦ஐ舞ܤ咲ஐ◦° 日期: 2007.08.03  天氣:  心情:

我希望我能更勇敢

■ 曾維莉 

人因為有需要,而變得貧窮。從出生開始,我們必須吃,必須喝水,需要別人給我們關懷,給我們愛。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Abraham Maslow)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一生,隨著成長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包括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到自尊、自我實現及最高層次的靈性需求共六個層面,都需要被滿足。
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沒有錢吃飯、沒有衣服穿、沒房子住的人是貧窮的,也會很自然的對他們提供物質上的救助。可是卻很少人願意承認自己在愛的層面是貧窮的,或是在自尊的認同上,沒有被滿足;但這兩個層面,卻是對個人在內心的安定、對未來的信心及自我期、和對生命的熱愛影響甚鉅的。
每天晚飯後,我們花二到三小時的時間,為孤兒院的孩子作護理治療,縫補衣物,一邊聽他們說說今天學校的事,誰又調皮被修理,或是明天要上台朗誦,陪他演練一遍講稿。我檢視著一個孩子的手指,發現傷口很淺,呈現圓點狀,中間有疑似碳粉的黑痕。連著好幾個孩子都有相同的傷痕,我沉思了一會,問孩子傷口怎麼來的,他說不知道。我注視著他們,然後默默的消毒、上藥。
隔天,這幾個孩子並沒有來排隊等候換藥,我也沒有照慣例追蹤,因為我跟他們一樣清楚,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平常孩子說謊,我必會給予嚴厲的指責,這次責備的話我卻怎麼也說不出口。當我擁抱院童時,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到他們因為不習慣所導致的僵硬及不自然,可是為了得到多一點的關注,仍然不惜選擇傷害自己的方式,讓我非常心疼。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曾經為了得到父母多一點的認同或讚美,而努力的考好成績,或刻意表現的乖巧聽話。但在教養院這樣的大環境,近五十個孩子的競爭之下,通常只有最乖及最壞的孩子會得到多一點的注意,可是本質上所有的孩子對愛及歸屬感的需求卻是同樣的強烈。年幼的孩子比較能自然地撒嬌,接受撫觸,年長的孩子則因為長期的壓抑,較不懂得表達,也因為長期的需求未曾滿足,導致一些偏差行為的表現。
我以沉默及嚴肅的表情,讓孩子瞭解雖然接受了他們的行為,但我既不鼓勵也無法認同。我開始花更多的時間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當有正向的行為表現出現時,馬上給予讚美及鼓勵;同時,雖然沒有言語上的承諾,但卻以實際的行動證明,當他有需要的時候,我會一直都在。漸漸地,孩子知道,不需要在人群中特立獨行、搗蛋使壞,只要盡好自己的本分,也可以得到相同的關注。而因為分離焦慮而導致的負面情緒及過度的依附,也在信任及安全感的增加中逐漸放鬆。
孤兒院的一個工作人員建議我,孩子抱怨小病痛時不要管他,可以節省我治療的時間,我告訴他,護理,不是只有照護傷口,同時也要照護他的心,這不是理論,是所有醫療者對同類最基本的尊重。也在執行的過程會受限於現實環境的影響而打折扣,但是我只要求自己是否已盡全力。
我們看到災變帶走了他們的家園、親人,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所以也會顯得貪婪,所以也會不擇手段的想要抓住一切。在這個過程中,會直接面對人性醜陋的一面,我們該如何自處,協助他們自立,重拾對生命的熱忱及對未來的希望,是一道很困難的課。我希望我能更勇敢,不輕言放棄。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3期》
標籤:
瀏覽次數:272    人氣指數:2472    累積鼓勵: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ܤ最新消息ܤ..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內心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