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9,330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950916
聽弦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60117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6011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20160118
作者:
聽弦
日期: 2016.01.17 天氣:
心情:
一位抄寫佛經的媽媽!
文/鄭立福醫師(花蓮慈濟醫院)
他是剛退伍的年輕人,正要開始人生另一段新旅程,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這天他跟朋友喝完酒,騎摩托車,昏昏沈沈,撞到卡車,反彈回來,爆炸起火,全身燒成一個大火球。還好路邊剛好有人洗車,趕快拿水沖他,叫救護車送醫院。如果不是這樣,他當場就燒死了。
人的際遇是很奇妙的,那個洗車的人早不洗晚不洗,偏偏就在那時候洗,剛剛好及時滅火。我們每天發生的每一件事,跟別人每天發生的每一件事,似乎毫無牽扯,渺不相涉,但冥冥之中...........似乎又有著令人難以言喻的微妙關聯。
腦出血,大腿骨折,全身百分之三十七的三度燒傷。他先在別家醫院插管,太嚴重了,然後轉送來慈濟醫院。
在燒燙傷中心外面,我跟媽媽說:「救活的機率不大。」媽媽聽了之後面無表情,從一種悲傷中沉默下去。
有肺水腫的併發症,骨科也開刀,還好傷口沒有感染。雖然傷口沒有感染,全身百分之三十七的三度燒傷還是太嚴重了。
一般說來,一度是像太陽曬傷那種,會脫皮,不會有水泡;會刺痛,皮膚變粉紅色。二度又有分淺G度和深二度:有水泡,上皮層以及部分真皮層被燙之後,有滲液,皮跟下面已經分家了,這是淺二度;深二度是更深的真皮層受傷。三度是上皮層、真皮層都壞死。
媽媽告訴我:「 鄭醫師,你知道嗎?我兒子很喜歡當義工,他都在幫助別人。他在伊甸基金會當義工,幫老人送飯,後來還跟我說,以後就算在上班,也要繼續當義工。」
「他是個好人。」
「我知道,但好人不一定會有好運。」該我沉默了,好像被一道閃電擊中後的沉默。
媽媽又說:「他很喜歡服務別人,他是個好兒子。」
我輕聲回應:「妳是個好媽媽。」
從此這位媽媽每天到燒燙傷中心門口守候,原來她立刻把工作辭了,每天就坐在燒燙傷中心門口等我。我不知道她去哪搬來一張小桌子和椅子,燒燙傷中心一天只開放兩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她就坐在門口,每天在門口等我出來。
「他今天怎樣?」媽媽問。
「危險。」
我從開刀房出來,一定會經過那條路,沒別的路,每天碰到這位媽媽。每天每天看著媽媽期待的眼神,我告訴她:「我不能說妳兒子一定會好,因為我真的不知道。」
「機率多大?」
「百分之十會活。」
「百分之十會活?你怎麼不說百分之九十會死?」
「之前,有跟他類似的病人都好了,所以,我想,他還是有機會的。」
「別再安慰我了,除非你也經歷過不知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活到明天的那種煎熬。」我不再說話。
媽媽從此依然每天坐在燒燙傷中心門口等我,她有時好像在寫什麼,有時口中唸唸有詞。只是每次遇到我,一定會問:「我兒子今天怎樣?」
「還是很危險」、「還在昏迷」、「差不多」、「再觀察」、「植皮」、「還好」,所有我可以回答的話,我一直重複回答,每天看到這位媽媽,看到我都有點不知道要怎麼面對,媽媽每天一直到晚上九點多,醫院門禁時間開始才回家。
一大早就坐在那裡,一直等我,我幾乎每天進開刀房,所以每天會碰到她,因為從開刀房出來只有一條路,她就在那裡等我,一定要跟我說到話,才安心。那怕這些話是讓她失望的話,她還是安心,因為她一直抱著希望。
兒子昏迷十二天後,忽然醒過來。他之前昏迷的時候,換藥還不會覺得痛,之後他才知道痛,換藥是非常非常痛的,他全身像被通電一樣,在床上掙扎、扭曲、翻轉、頓足,哀嚎。
他腦部嚴重受創,百分之九十以上救不活,但他就是從昏迷之中醒過來了;當然,後續還是要多次植皮、換藥。
燒燙傷疤痕對外觀影響很大,要用心處理。我的工作不只是救人,還要讓人有品質的生活。
我告訴媽媽,兒子醒了。媽媽沒有特別高興,但是她的表情卻更令我深深震撼。
媽媽問:「現在呢?」
「妳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再來。」
「就這樣?」
「對,就這樣。」我頓了頓,「但並不容易。」
「是不容易。」媽媽沒有回家,還是坐在燒燙傷中心門口等,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出現、每天都在同一地點出現,每天都問同樣的話。
我還是每次回答「這星期三植皮」、「還好」、「這星期四植皮,取大腿的皮,補胸部的」、「這星期五要植皮,補小腿的。」
補皮是一次補一些,因為不能一下子取一大塊皮,手術時間太久,麻醉太久,對病人會有一些影響。
這天早上我要上第一台刀,經過長走廊,一轉角,忽然發現眼前有個瘦小身影,正是那位媽媽。我放輕腳步,她不知道我就走在她後面,她左手扛著一張小桌子,右手提著一張小椅子,肩上還背了一個袋子,顯得很吃力,我在她身後就可以聽到她的喘氣聲。
我故意放慢腳步,她和我的距離越來越遠。只見她走到燒燙傷中心門口,先放下椅子,再放下桌子。那桌子是折疊的,她左手扶著桌子下緣,右手抓著桌子上邊,雙手展開成一個大大的一字型,那桌子的鐵榫似乎卡住了,她用力往下扳,顯出努力的樣子,試了好幾下,才把桌子攤平,她似乎鬆了一口氣,把椅子放好,從袋子裡拿出好大一本很厚的電話簿,然後拿起筆,好像在寫什麼,有時口中唸唸有詞。
我被這個畫面釘在原地。這個媽媽寫字的畫面我已經看過無數次,但沒有一次這麼感動,感動到忘了移動。她就這樣端坐著,坐得很挺、很直,手裡的筆一直動一直動,不曾停息;口中還是唸唸有詞,沒有間斷。那樣凝神、那樣專注,我眼裡的天地彷彿僅剩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個媽媽。我還是離開了,進了開刀房。
一直到中午我開完刀,走出來,這是唯一的走廊,我當然又遇到她,但這時她身邊多了一個小女孩,看起來大概六歲,頗為乾淨乖巧。媽媽立刻問我:「今天怎樣?」
「我剛開完刀,還沒去看。」媽媽點點頭,不說一句話,雖然神情略顯疲憊,但梳理整齊;目光溫潤,清朗有神,有股令我非常難以形容的氣勢。
我回想起這個媽媽自從兒子住進燒燙傷病房,每天每天搬桌子在這裡等我,早上跟我講一次話、晚上講一次,媽媽一定要聽到我講話,才能安心的離開。我忍不住說:「真是難為妳了,受這樣的煎熬。」
「這就是當媽媽的過程,一輩子都得對無法預料的事充滿信心。」
真了不起!我打從心底敬佩,又問:「妳的信心從哪裡來?」
她不說話。我看著桌上的紙筆,問她:「我可不可以看看妳在寫什麼?」
她微一點頭,我拿起桌上一張張的紙,原來那不是電話簿,是一張張薄薄的那種紅色格線的十二行紙,累積厚度已經達到像厚厚的電話簿一樣,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字跡娟秀,工整有力。
上面寫的是: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 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 手足被鈕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 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 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 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 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蝎 氣毒煙火然 念彼觀音力 尋聲自迴去
雲雷鼓掣電 降雹澍大雨 念彼觀音力 應時得消散
我在震撼中不能言語。
媽媽說:「我小時候,我阿嬤每晚都會點一枝香,然後唸一遍經,每一枝香都代表沒有被回應的祈禱。」
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千千萬萬枝香被燃起。其實,人們的祈求大多都會落空的,根本得不到回應,但夢想的美妙就在於,它是有可能實現的。 於是人們還是不斷祈求,一生之中一直在燃起希望、希望破滅、重燃希望的過程裡跌跌撞撞的前進。燻香有時盡,希望永無窮。
我微感悵然,問媽媽:「妳祈求什麼?」
「力量。」
我以為她的意思是說,祈求重傷的兒子充滿力量,活著走出醫院。但是媽媽摸著小女孩的頭,卻說:「這是我女兒,當初我兒子出車禍,你跟我說可能救不活的時候,我就想,如果……如果我兒子死了,我希望我有足夠的力量把我女兒撫養長大。」
「妳放心,妳兒子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媽媽聽到我這麼說,這些日子以來的擔心、害怕、守候、祈求, 全部的情緒在瞬間釋放,兩行眼淚緩緩流了下來。
小女孩睜大眼睛,抬頭看著媽媽,右手拉著媽媽的衣角,輕輕搖擺,問說:「媽媽,妳怎麼哭了?」
媽媽伸手抹了抹臉,回答:「媽媽沒有哭,只是有點難過。」
「妳為什麼難過?」
「因為當媽媽的有時候就是會這樣。」
不久後他出院了,偶爾在醫院碰到他,他又恢復以前壯碩結實的身材。
我問:「你怎麼在這裡?」
「好久沒來給你看,讓你看看我啊!我現在好很多。」
這肯定是醫生最想聽到的一句話。把一個昏迷的垂死病人醫到會站著跟你說謝謝,那種感覺是很奇妙的。
我入行學到的第一件事:任何人都可能在任何時候得到任何病、發生任何意外。我們醫生被人視為金字塔頂端的人,被問「上面空氣好嗎?應該崇高偉大吧?」但是,我每天都被提醒自己有多渺小,不管是病人,還是病人家屬,他們使我了解到:世上的確有力量可以突破醫學的極限。
我們每天都經歷許多足以改變人生的瑣碎事物,沒人會知道發生什麼事,也不應該知道,因為那並不在我們的控制下。
或許我們不知道這些事發生的用意何在,但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如果到了那一天我們還是不知道,那就表示我們根本不需要知道,根本不需要知道的事,為何自尋煩惱,一定要去知道?
這個媽媽後來到醫院跟我說,兒子要結婚了,特地來邀請我參加婚禮。我欣然前往。那天晚上,我坐在遠遠的角落,靜靜看著全村歡欣慶祝,慶祝一個勇敢的年輕人從鬼門關前回來。
「活在當下」,對他有了全新的意義。他跟我說過,時間太寶貴了,所以要花在你愛的人事物上面。
他是海軍陸戰隊退伍,身上有些特種訓練留下的疤痕,他自豪地說,疤痕是軍人的勳章。因為在海軍陸戰隊被磨練過,他的意志力也很驚人;此外,他是原住民,這也讓我再一次領教:原住民的生命力真的太強了!我眼中看著杯觥交錯的熱鬧情景,耳邊傳來陣陣敬酒祝賀之詞,但我的心卻越來越安靜下去。
過去一直有人問我,相不相信奇蹟,相不相信運氣,這實在很難回答。我們用的是最精密的儀器,得到最精準的數據,再加上個人二十年的經驗,傷勢會怎麼走,心裡大概都有個底;可是決定病人能不能痊癒的,有時不止儀器和醫術。
以這個年輕人來說,他運氣好,竟然可以在發生重大意外之後,被一個剛好在路邊洗車的滅火,然後立刻送到醫院,再用最好的儀器、一流的醫療團隊、最有愛心的志工團隊、還有他個人最堅強的求生意志力,再加上最偉大的母愛,才能發生奇蹟。
我每天都在醫院,看到那麼多病人,一個人只要生一場病、一次意外,就可以造成絕望的人生、破碎的家庭。
「鄭醫師,謝謝你!」媽媽親切的招呼把我從深刻的思慮中喚回來。
她知道我不喝酒,特地為我準備了果汁,兒子和媳婦就站在旁邊,兒子神采飛揚,精神奕奕;媳婦嬌豔亮眼,光采照人。兩人齊向我道謝。我滿臉笑意,大聲說「乾杯吧!」 端起果汁,一飲而盡,終於知道:活著,原來是一件這麼美好的事!
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1、人人都怕來不及
上周我的情緒一直很低落,除了情緒低落還伴隨著持續地焦慮,因為我感覺到很多事情來不及去做,焦慮自己工作上的專案大半個月都沒有進展,焦慮自己英語口語半年學不好,焦慮自己來不及去實現心中的夢想。也許受張愛玲那句“成名要成早”的毒害,我渴望早一些賺夠錢為父親買鄉下的房子,我渴望早一點實現自己的旅行夢想,我渴望在自己相對較年輕的時候過上舒適的日子,如果這些事都沒有在我自己預計的時間內完成,我就感覺自己仿佛是個失敗者。我心裏急吼吼的,對時間的焦慮折磨著我,我要求自己馬不停蹄地努力,我發現我的努力並沒有明顯的成效,我感到迷茫。
“假如人能活100年,其中睡眠佔用30年,吃飯佔用10年,穿衣梳洗打扮占7年,走路旅遊堵車占7年,打電話1年半,打電話沒人接1年零10個月,看電視4年,上網12年,找東西1年零8個月,購物1年半,年輕時打架鬥毆,成家後夫妻吵架,有小孩後罵罵孩子又去掉5年,閒談70天,擤鼻涕10天,剪指甲15天,意淫8天,最後剩餘時間為10年。十年你能幹什麼呢?”每當看到類似這樣的文,我都忍不住焦慮,我怕來不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怕來不及去實現自己夢想,我怕來不及擁有我渴望得到的。
其實人的所有焦慮都來自於這個“來不及”,來不及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雙鬢已經開始發白了;來不及確定自己的愛情,對方就已經結婚了;來不及去好好愛孩子,他就已經長大離開你了;來不及功成名就,我們就即將進墳墓了。我們害怕一切來不及。
就在我害怕來不及的時候,陸陸續續收到幾位豆友發來的郵件,有的迫於現實的壓力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問我該怎麼辦?有的問我怎麼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說在自己所謂的“不靠譜”的嘗試失敗之後做著父母安排的無所事事的工作,感到很迷茫,問我如何追尋自我之路?有的問我當一個廣告文案需要什麼能力和素質?有的在父母的要求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相親,身心疲憊,問我怎麼辦?有的甚至在念大二卻感覺自己是個失敗者,一天到晚得過且過,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問我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還有的才20歲卻很苦惱自己的婚事,一心想嫁個有錢人,過上舒適的生活。
原來大家都一樣迷茫,原來大家都一樣的焦慮,原來大家都怕來不及,原來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我開始問自己,如果我沒有在半年內學好英語口語,我的生活就會變的一團糟嗎?如果我一輩子也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我的人生會不幸嗎?答案都是否定的。因為我知道自己每一天都在認真地生活著,因為我正努力一步步朝著夢想邁進,因此每一天過得還算充實和快樂。這樣一想我就不再焦慮了。我又問自己,如果給自己兩年的時間去學習英語口語,慢慢來,給自己20年的時間去實現夢想,慢慢來,可以嗎?答案是可以。我頓時整個人放鬆下來,當我允許自己慢慢來時,我忽然感覺那種輕裝上陣,腳踏實地的堅實力量重新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因為這個社會太浮躁了,節奏太快,誘惑太多,我們容易迷失自己,我們需要時常問問自己,一切是不是真的來不及?慢慢來可以嗎?允許自己慢慢來才能腳踏實地重新上路。
週末和閨蜜見面吃飯,兩個人有近三個月未見,年後她決定辭了上海的工作,回到家鄉和家人、男朋友在一起生活。
我問,她對於新的生活害怕嗎? 她說,怎麼不怕,簡直是怕得要死啊。
我說,你總結下自己的2011年吧。
她說,還清了家裏的債務,一身輕鬆,談了戀愛,還考出會計上崗證。
我說,你看,你成長了,真的可以不用害怕了。我相信你會生活得越來越好的。
她想了想,點頭說,嗯,沒什麼好怕的,最害怕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起初,我們總是會害怕,害怕不能得到自己渴望的物質生活,害怕遇見不到那個好好愛自己的人,害怕失去青春也換不會事業上的進步,害怕自己會做下一個個讓自己悔恨的決定,也害怕丟失了自己內心的本質與單純,也時常會悔恨自己做過的一些事情。可是這一路我們就這樣,踩著自己的害怕和悔恨走來,漸漸的我們在害怕中一點點學習,成長,充實,日益強大,對當初做下的決定釋然,最終迎接另一種不懼怕未來的自己。其實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從害怕到不害怕,從悔恨到釋然。也許不害怕不後悔應該作為我們的人生格言。
2、迷茫沒有什麼大不了
你問我迷茫怎麼辦?我只能回答,你要接受自己的迷茫。因為只有先接受現狀,你能才改變現狀。就跟我爬珠峰的時候,產生高原反應能怎麼辦?我只能接受自己高反,告訴自己,其實高反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然後自己去一點點適應環境,直到高反消失。
你也要告訴自己,其實迷茫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有朋友問我,你會一直呆在上海嗎?我會回答不知道,因為我覺得未來是迷茫的,未來的事情也是難以預料。我對生活一直懷有很多困惑,我覺得正是這個困惑推動著我不斷去思考,去努力,去前進。
現代社會變化如此迅速,上個月和朋友吃飯的地方現在正在修地鐵;明明上周這裏是一家服裝店,這一周就改成沙縣小吃了;長了幾十年的梧桐樹有可能忽然一夜之間就被移植走了???古語有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面對變化如此迅猛的社會,困惑應該會更多,困惑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到50歲的時候還困惑也是正常的。我老爸現在就對這個網路售票的事情感到非常困惑和不解。在這個時代,你要對自己寬容一點,允許自己迷茫,允許自己困惑,允許自己慢慢來。
3、做你所愛的事,愛你所做的事
你問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怎麼辦?我會告訴你,那你趕緊去找啊。在20歲出頭的年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因為當你有了困惑之後,你才會思考,才會一步步地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真的沒有關係,你不必太過焦慮,但是你需要瞭解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願意把時間投入在哪一方面。當我問一個人,你喜歡什麼或者你對什麼感興趣的時候,我最害怕聽到“不知道”的回答。如果你連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都不知道,那確實有點可怕,一個人對自己連基本的瞭解和認識都沒有,如何認識人生和世界。我相信很多人雖然不能明確自己的心中熱愛,但都會隱約自己知道對什麼感興趣。
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知道自己熱愛什麼確實非常重要。我記得約伯斯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有這樣一段話:
“有時候,生活會用板磚砸你的頭。一定不要失去信仰。我知道,唯一支撐我前進的東西就是:我愛我所做的事。你必須找到你所愛的東西。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你的工作也同樣適用於你的戀愛。”
“你的工作將構成你生活的大部分,而唯一能讓你真正從工作中得到滿足的辦法就是愛你所做的事。假如你還沒有找到它,繼續找吧。不要停下腳步。同所有與心靈相關的東西一樣,當你找到它時,你會知道的。而且就像那些美好的愛情一樣,它會隨著歲月的增長而越加醇美。”
如果你真的沒有發現自己喜歡的事情,那請不要放過任何嘗試的機會,你可以接受各種的挑戰,嘗試去做各種事情,不要太拿自己當回事,丟棄那虛妄的自尊,不要怕出醜不要怕失敗,你甚至要允許自己經常失敗,給你對面失敗的經驗,給自己不斷重新再來的勇氣,你要做得就是積極地嘗試,直到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愛,找到自己願意為之努力的夢想。要給自己時間,讓自己慢慢來,給自己面對失敗的勇氣和對夢想持續的熱情,因為最難的事情不是面對失敗,而是面對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還能永葆熱情。
4、人生沒有規劃
你問我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我只能回答不知道。以前我對“職業規劃”“人生規劃”之類的東西很迷信,覺得早規劃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離成功就更近。後來生活閱歷增多,自己也漸漸有了一些獨立思考的能力,我才發現“人生規劃”完全是扯淡,人生是難以規劃的,人生從來就不是規劃出來的。
孫悟空從石頭裏蹦出來的時候還不會72變,也不知道自己會成為一個叫“唐僧”的和尚的大徒弟,並跟一頭豬去西天取經;諸葛孔明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會在軍事史上書寫下“赤壁之戰”這樣牛逼哄哄以少勝多的戰役;約伯斯從只念了半年的裏德學院退學的時候也一定不知道他會成為一個叫iphone的手機品牌的締造者,也絕對預測不到他逝世的時候,全球各大網站會在頁面上寫著“SteveJobs1955—2011”以此來緬懷他。
馮唐也許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麥肯錫公司全球副董事合夥人同時還是一個出了好幾本書的作家,他年輕時是個詩人、文藝青年,後來讀了婦科博士,再後來進了諮詢公司,現在又做了實業,他想寫小說就去寫,想開公司就去開,一路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蔡駿也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中國懸疑小說作家第一人吧,他當初只是一邊上著自己的班,一邊在“榕樹下”一下一下地敲擊鍵盤。老羅也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教英語的老師,還和西門子打一場曠日持久的維權之戰吧。一年半以前我不知道自己會在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瑪峰腳下徒步四公里還心跳正常,呼吸平穩;也不知道自己能持續跑步70分鐘,跑完10公里,不僅沒累死還有跑步快感;更不知道自己在一個叫“豆瓣”的地方寫文字,然後有7000多個豆友關注我;我只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一步步地跑,一字字地寫(請原諒我不要臉的把自己和馮唐、蔡駿、老羅並列)。
人生從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做那麼一點點,時間一長,你就會看到自己的成長。
5、自己的人生自己過,自己的父母自己搞
你問我說,如何做到違背父母之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愛自己喜歡的人,而不是接受父母安排的工作,接受父母安排的相親?我只能說自己的工作自己做,自己的男人要自己上,自己的父母自己搞定。父母說你胡鬧,說你不靠譜的時候一定忘記了他們年輕時候的自己也是這樣一路“不靠譜”走過來的。那些做父母的也許都深有體會,你的經驗,你的教訓,你所受的痛苦,你曾經的努力,你所掌握到的一點人生秘訣,都無法傳授和遺傳給你的孩子,如果你強行灌輸,只會招致孩子的反叛。你只能看著他跌倒了再自己重新爬起來,吃了虧,接受了教訓才長了記性,受傷流血了,擦乾淨身上的血,再繼續走自己的人生路,因為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要自己過的。
廖一梅說,胡鬧是年輕女孩和年輕男孩成長的必由之路,是成人的必修課。而且,我不相信有簡單、正確、容易的捷徑可走。沒有胡鬧過的人對人的不確定性,自我的混亂缺少必要的瞭解,沒有切膚之痛,會較難寬容,對許多人和事認識狹隘。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要經歷痛苦,只有自己經歷過痛苦,這樣的人生才真正屬於你,才會懂得什麼是人生。
其實父母並不是如我們所認為的那樣不開明,不通情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態度,你一定要明確自己想要什麼,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擔起責任。當你對他們表明態度,好好的溝通,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願意承擔起自己生活的全部責任,他們大都能夠理解,就算一開始不能馬上接受,你若堅持久了,他們也都默默接受,畢竟沒有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快樂,最重要的是你去做,去努力,讓父母看到你的成長,相信你。我剛畢業的時候,父母強烈要求我回家鄉或者去廣州這樣離家鄉稍微近一點的城市發展。我在電話裏清晰地表明自己的態度:我喜歡上海,我想在上海生活,我在上海又有朋友,你們要和我一樣相信,我在上海會生活得很好,從小到大我都為自己做決定,這一次我也要自己做決定。父母就同意了,再也沒有提讓我回家的事情。我覺得最可怕的是那種自己不去堅持不去爭取不能為自己做決定不能承擔起自己生活的責任,然後聽了父母的安排又反過來指責父母控制自己的生活,干涉自己的人生自由的人,因為你根本就沒有為自己爭取過,憑什麼指責父母的安排。比如你明明不想沒完沒了的去相親,卻又覺得父母是對的,聽了他們的話,乖乖去相親,然後委屈滿腹,身心疲憊,你能怪誰?只能怪自己沒有擔當。
6、就算吃不起最貴的PAUL,也吃得起85度C
你說你想嫁個有錢人,我只會說你去嫁吧,只要你能把自己嫁出去。你以為嫁個有錢人就會幸福,那你就去試試吧。你試過了才會知道有錢人的生活是怎樣的,是不是如你想像的那般奢華美好?是不是你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對於很多像我一樣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又不懂得借鑒他人歷史教訓的人,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算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怎樣的生活,也至少能明白自己不想要怎樣的生活。(勵志文章 www.lz13.cn)你以為嫁個有錢人就能感到幸福嗎?其實你認為的幸福不過是那些時尚雜誌,影視娛樂,社會習俗給你定的幸福標準,你從來就沒有思考過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其實你想嫁個有錢人無非就是為了不用自己奮鬥就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但是你真的能夠心安理得地享受這樣的好日子嗎?這些好日子既然是別人給你的,那麼別人也隨時可以拿走,到時候你何以立足?如果你真的嫁入豪門,卻整天提心吊膽地害怕失去這樣優渥的生活,你的內心一定也沒有安全感,一定不快樂,那這樣的日子是好日子嗎?我堅信只有自己讓自己過上好日子,那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姑娘你要相信,在現在這個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不會餓死的社會,單單依靠自己,你既會有愛情,也會有麵包。就算吃不起最貴的PAUL的麵包,也吃得起85度C的麵包。
7、是什麼捆綁了你的人生?
今天和一個朋友通了電話,她說2012年要讓老闆給自己加薪,其實她剛跳到新公司3個月;她要結婚,因為她已經27歲了,而且男朋友還算有錢,可是她和這個男朋友剛戀愛還不到一個月,也許都沒上過兩次床;她還要學開車、學習法語,可是她又說她並不喜歡學習這些,真正喜歡的是養寵物,因為這是當今社會的生存技能,所以她要學會。我當時就問,姑娘你累不累啊?
我們成長的過程是不斷被教育,被規劃,不斷接受外界賦予標準的過程,時尚雜誌、傳媒資訊、社會習俗給你列出各種幸福標準,你把自己框在一個標準的正方形裏,上邊的邊框是你要學業有成,進入名牌大學,下邊的邊框是能多賺錢,買房買車,左邊的邊框是30歲之前要結婚,最好嫁個有錢人,要婚姻幸福,右邊的邊框是有一份高收入又穩定的工作,你以為這樣自己就有了安全感,你以為這樣的人生就是幸福完滿的人生,但是這卻不是真的,我看到很多有房有車的已婚人士並不幸福,他們把自己框在這個框裏,只感到更大的困惑,他們沒有對自我思考過,沒有獨立想過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其實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兩點一線,向死而生的過程,你渴望的安全感無非就是希望這兩點一線走得平順一點,少一點曲折,少一點彎路而已。人生本來就是一段旅程,目的地都是一樣——死亡。有的人的旅程充滿五顏六色變換萬千的風景,有的人的旅程只是一層不變的索然無味,你想成為哪一種人?
有個年紀大的長輩和我說,如果有機會,年輕人30歲左右出國留學都不會太晚,重要的是去經歷生活,體驗生命。我非常同意他的說法,但是現實中我聽到很多人會說,你都30歲還出國留學,太不靠譜啦,等念完書,年紀都多大了,結婚、生孩子、找工作的年齡也相應往後延,這樣你的人生很痛苦之類的……
為什麼你的思維會如此僵硬,是什麼桎梏了你的思維,捆綁了你的人生?在這個資訊氾濫,每一秒鐘都刷新微博的時代,獨立思考比其他任何東西都要來得重要。
我一直想不明白,怎麼有這麼多人這樣算計人生呢?人生真的不是算計出來的,只有一次的生命,需要活得真性情一點。也許我在念書的時候就結婚生孩子呢?就算念完書,年紀大了再結婚生子又怎樣呢?就算我一輩子不結婚生孩子又怎樣呢?難道就不會幸福嗎?你的生活是需要別人對你說“好”你才覺得好嗎?你的安全感是來自符合社會習俗制定的標準嗎?
世上本沒有安全感,想的人多了,就有了虛假繁榮的偽安全感。尤其是女人,很容易被各種偽安全迷得神魂顛倒,我們大多數時候對事物的認識建立在外部資訊和各種廣告上,缺乏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這樣容易習慣性的給自己貼上各種各樣偽安全的標籤:有了房子就有安全感,有了錢就有安全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有安全感,找個老實木訥的男朋友就有安全感,結了婚就有安全感,有了孩子就有安全感……
可是真正的安全感不是來自外部物質的賦予,而是來自內心的平靜和充盈,來自對自我的自信和對人生的篤定,可是要獲得這些都需要人生經歷的慢慢累積,需要吃過生活的苦頭,經歷過許多事,見識過很多人,還要有自己的修養和悟性,才能做到平和沖淡,不憂不懼。所以,親愛的朋友,不要著急,慢慢來,你會有安全感的。
8、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那些早早找到自己的人生夢想,遵循天命的人,固然很幸運;但是那些還沒有找到自己應該走的道路的那些人也不必感到萬分痛苦,因為一切都還來得及,你要給自己慢慢來的機會。我們鄉下的老人常常告誡年輕人的一句話是,飯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
不管你想要怎樣的生活,你都要去努力爭取,你喜歡美女就去追,你想嫁個有錢人就去找,你想約炮就去幹。只有真正幹過了,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不遇到一些人渣,怎麼分辨出好人?不試錯幾個物件怎知自己跟什麼樣的人處得來?不多嘗試一些事情怎知自己喜歡什麼不適合什麼呢?
因為經歷,所以懂的。該做些什麼、走怎樣的路,應該遵循著內心的聲音一步步摸索出來,試錯出來。摔倒了,爬起來;撞個頭破血流,往後退;走岔了路,就退回來;走得太急,就慢一些;迷路了,停下來想想,再繼續走。你要做的就是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傾聽內心的聲音,遵從自己內心的意願,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如果你已經找到自己的方向了,也已經努力了,但是你還沒有得到你想要的,那只是時間還不夠,你的努力還不夠,你的成長還不夠。有一款手錶的廣告語叫做:唯有時間瞭解愛。我覺得這是一個帶有一點哲思的廣告語。什麼是愛?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單單是我對你說我愛你的那一激情瞬間,而是無數個平平淡淡一粥一飯柴米油鹽的日子。唯有時間瞭解愛,也唯有時間能夠見證成長。沒有時間的積累,沒有付出的增多,沒有量變的增加,你是看不見自己成長的。上天會眷顧那些持續努力不斷堅持的人兒,不信,你再努力個三年五載試試,到時再回頭看看,你是否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了。所以,親愛的朋友,不要著急,慢慢來,你會看得到你的未來。
後記:寫了這麼多,我覺得自己好像都在說廢話,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篇文中的一些話我在自己其他的日記裏也寫過,我相信很多前輩也說過一樣的道理,同樣的話,而我只是個整理員和搬運工,把自己走過的路,看過的書整理搬運到你面前。我知道你的困境不是我的這一篇文就能解決的,每一個人都有需要自己獨自去完成的人生功課,但是我依然希望這篇文能夠給你一些思考,一點幫助。
楊定一:靜坐,讓領悟與快樂的光透進來
剛走進長庚身心靈轉化中心,兩位身材壯碩、皮膚黝黑的女生和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熱情招呼。其中一人坐著輪椅,一隻腿包裹厚厚的石膏、伸得直直的,另一人推著她。楊定一對著坐在輪椅的女生說:「妳祈禱了嗎?」
她點頭說有。楊定一說妳過來,他進入祈禱室,牆上有個木製三角形,他示範把臉埋入、手掌翻上置旁說「我會好」,女生再度點頭,「妳要真心相信妳會好。妳相信嗎?」突然看到這位女生淚水閃閃說:「我相信,」楊定一說:「除了積極配合治療與復健外,妳一定要相信妳會好,」並開玩笑地說:「不相信,我會知道喔,」這女生又點頭。
楊定一後來說,這位女生是運動國手,原本可以幫台灣奪牌的,偏偏在出賽前一個月腿膕旁肌斷了,送到這裡,現在只能靠「心的力量 」幫助加速療癒。
心的力量,楊定一像傳教士般說了再說,心的力量在這高壓紛擾時代特別凸顯,他女兒楊元寧講得更精確,「靜坐是在孤寂而混亂的世界裡,提供一點安慰和激勵,以及一點點勇氣。 」
楊定一的新書《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 》也提供現代人心智負荷過重以及長期緊張下釋放的解方。
書中從醫學證實,靜坐除了得到專注、平靜外,靜坐還能讓副交感神經系統接管身體,緩和心跳、呼吸、內分泌反應的速度,胃腸蠕動與消化腺分泌酵素則會增加,可顯著改善消化功能。靜坐時血壓會降低,也有助於心血管的保健,並減緩老化的速度。
靜坐並可以打開頭腦過度使用造成的死角。
楊定一建議,透過數息等方式,培養、鞏固一個新的神經傳導路徑。
當所有注意力都被引到這個傳導路徑上,心靈就不再妄念紛飛,讓人感到平靜、安寧與放鬆,讓身心重回平衡。
但其實,「靜坐是方法、是過程、更是成果,」楊定一說,「能幫助你放下心靈自出生以來囤積至今的種種廢物和殘渣,並且有效率地濾淨你深邃的心海,直到心靈澄淨,讓領悟和快樂的光輝可以透進來。」
以下是楊定一新書《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 》的自序,真摯感人,提前和讀者分享。
我很早就接觸靜坐了。
雖然早年忙於癌症和免疫研究,後來又忙於創業,但我二十多歲就已隻身踏上靜坐的探索之旅。我的科學訓練敦促我放下先入為主的成見,以開放的心態親身去嘗試靜坐的滋味,而不預設任何期待,我就這麼發現了一個超乎「奇蹟」能夠形容的天地。
靜坐答覆了我一生以來的形上問題,開啟了我的眼界,讓我看見了一個科學家認定不可能,而醫生認定超乎人類極限的世界。
然而,我必須說,這一趟心靈之旅絕非風平浪靜。我迫切的想知道,靜坐的體驗對整個宇宙來說代表了什麼,無論是已知還是未知都想知道,尤其是涉及物理、形上學、科學和哲學、世俗、和宗教的意涵。
我的靜坐經歷促使我去尋找連結科學和哲學間的橋樑,接著又走入宗教,我開始以科學的角度解釋宗教和哲學。然而,我透過靜坐尋找的,其實是人生的意義。 沒多久,這股迫切變得生死攸關,漫天漫地蓋過了一切。在我從事科學研究、行醫、經營企業的同時,這些問題終日縈繞在我腦海,甚至讓我心神不寧:我們為什麼來此?人生所為何來?生命還有什麼是我們掌握不了的?
我想,不去問這些問題的人是幸運的,因為這些問題足以將人燃燒殆盡,我就是如此。它們點燃了一把我怎樣也撲滅不了的野火,轉眼間,竟成了我主要的動力(motif force),遮蓋了其餘的一切。
我從小就是天主教徒,六歲擔任輔祭,協助神父進行彌撒,才十幾歲就覺得自己掌握了《新約》和《舊約》兩大經典的道理,讀遍了各種淵遠流長的哲學論述,涉獵各門各派,把經典做為平日的讀物。很難想像,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高等微積分課時,一邊解題,一邊閱讀哲學書籍……總之,只要有書,我就讀。
然而,依然還有許多形上學和哲學的疑惑不斷在我內心熊熊燃燒,對於如何面對人生的種種不確定與內心深處對未知的深刻不滿,我卻束手無策。
說這些存在性的問題引發了成長過程的危機,還算說得太輕鬆了。我自己會這麼形容:這些問題將我推入了卡夫卡式的困境,卻不給我一個合理的解答。
到現在,我還真不知當初是怎麼熬過來的,似乎一切都對了,我終於理清頭緒,回答了我自己提出的問題。
找出我自己的解答之後,我決定周遊世界去尋訪明師,登門求教於所有我能遇到的修行者,真是讓我獲益良多。
那段嬉皮歲月,我毫無保留地追尋人生真相,到頭來,我總算明白一切答案早就安住在我心裡,根本無需窮盡千山萬水。要是我一開始就知道……
至此,我終於明白所有的答案都在我們內心,只要探問自己的心靈,答案自然會湧現,而且都是那些再明顯不過的事理。
在書裡,我對問題的答覆在許多方面都反映了我自己的心靈之旅。無論值不值得一聽,是好是壞,都是我的心聲,只願能撼動提問者和聽眾以為再理所當然不過的道理、信念、和偏見,再往深處多探究一些。我衷心希望能幫助提問的人省去一些時間,不必像我一樣,白白耗費那麼多年的光陰,卻只是盲目的摸索。
正確的問題與答案發自內心
基於這些緣由,我會鼓勵大家以開放的心態去讀這些問答,儘管內容不免缺失及疏漏,我仍然真誠地希望各位能獲得啟發,踏上這一沒有退路的旅程,透過靜坐的實修和自己的探問而看清人生真相,並體會真實之境。
有一點要請讀者理解,我要談的並不是宗教或哲學,也絕非科學或醫學。我為了讓問答更平易近人,借用了不同領域的比喻解說,不免讓人留下大雜燴的印象。但別忘了,靜坐的實際修練本來就是涵蓋眾多層面、跨領域的主題,無法以三言兩語輕鬆帶過!
不過,寫得平易近人的哲學和形上學論述就不會有這種情況。事實是,所有的古代經典到現在仍然有人流通印行,日久彌新,漸受歡迎。儘管如此,我自己在多年前得出了一個結論:正確的問題和答案必須發自內心,由心靈領略消化,而非憑著頭腦推理論述。
靜坐不是只有頭腦上的理解,所以,讀者在研讀靜坐相關書籍時,請務必留意這一限制。也就是說,總會有人在談靜坐時用了太多的邏輯推理,化為文字後更強化了這一問題。說到底,靜坐是一門用心追尋的領域,千萬別僅止於頭腦的探索。
多年來,我一直想要感謝幾位老師,特別是聖嚴法師、單國璽樞機主教、和南懷瑾老師。很遺憾的是,他們三位都已離開人世,但他們的影響,一直活在我心裡。我曾經不自量力地想和這三位老師合寫靜坐的書,他們的離世也是促成我決心提早完成《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的另一個原因,只是這本書寫得太慢,來不及送上草稿請他們提點,不然讀者就有機會也聽聽這三位大師的想法了。在此,我願代表所有曾經受惠於這三位大師的人,感謝他們長年不辭勞苦的教學與貢獻,現身說法示範慈悲的心懷,讓我們所有人感念於心。
除了這些明師外,我還要感謝此生相遇的成千上萬個貴人,每個貴人都是我的人生導師。何其有幸,只要我願意敞開心胸接納,人生無處不是學習的殿堂。有時我多麼希望,自己的心靈能再敞開些,能提供更多溫暖與鼓勵給需要的人們。
《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21世紀最實用的身心轉化指南 》
標籤:
瀏覽次數:
242
人氣指數:
442
累積鼓勵:
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20160117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