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67136
 曼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貧窮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扶貧(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貧窮發生的原因
作者: 曼恩 日期: 2009.01.12  天氣:  心情:

慕南兄問:還有續篇嗎?例如如何解決我國的貧窮問題(除了社會救助法之外)?
作者回覆 [2009-01-11 00:44:50]: 謝謝慕南兄發問 當然有啊..也就是所謂的"扶貧".. 但是..最根本的還是牽涉到另外兩方面:
1.國家的經濟體制與生產總值 2.國家的社會福利體制
..

昨天談"貧窮的定義.."今天談""貧窮發生的原因""明天再說"扶貧"..
------------
自1960年代美國總統詹森提出「War on Poverty」計畫後,有關貧窮的理論紛紛被提出,其中有五個主要的論點經常被提出或用來解釋貧窮,它們分別是:貧窮文化理論(Culture of Poverty)、人力資本論(Human Capital)、地位取得(Status Attainment)、雨露均霑論(Trickle Down Thesis)與情境觀點(Situational Persp-ective)等(呂朝賢等,2000:149-150)。這些理論對貧窮的原因雖然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但目前學者對於貧窮發生的原因,仍舊沒有統一的定論。

然歸納而言,可以分為兩種研究取向:微觀的個人層次取向宏觀的結構性取向兩者。

前者是將貧窮的發生歸咎於微觀的個人層次,以個人或家戶的特徵來解釋貧窮,側重於個體的缺陷、個人行為的過錯或家庭內在條件的缺乏而造成貧窮,例如低教育水平、低技術勞力、女性、高齡、身心障礙、家庭依賴人口眾多、工作態度不良等,傾向於將貧窮歸因於個人道德上的譴責,失業則是一種逃避責任的形式。

後者認為造成貧窮的原因,主要是整個社會結構與經濟制度建構的結果,把貧窮視為社會不平等現象,由於社會階層化的結果,造成個人在政治上與經濟上權力受到剝奪與歧視,形成不公平的資源分配,而產生「貧窮」現象的存在(鄭乃蓉,2005:8)。


一. 個人層次取向--個人層次取向的研究,最主要的代表有「貧窮文化理論」與「人力資本論」,分別敘述如下:

1、貧窮文化理論

貧窮文化一詞是人類學家Oscar Lewis在1959年所提出,也是最有系統的描述與解釋貧窮現象的理論。在Lewis的觀念中貧窮文化是一個特定概念模型的標籤,指涉一個擁有自己的結構與理性的西方社會次文化,一套家庭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它反映生活在階級化、高度資本化、個人化社會下,貧民對其所處邊陲位置的一種適應與反抗。亦代表對無法取得主流價值與目標所界定之成就時,一種適應絕望與無助的努力(呂朝賢,2006:179)。

換句話說,貧窮文化是貧窮家庭(人口)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方法。且貧窮家庭有其自己的次文化,包括:長期失業、低平均壽命、有無助與匱乏感、家庭暴力、較早有性經驗、缺乏延緩滿足需求的能力、不良工作習慣,缺乏長期目標、物質濫用與家庭結構不完整…等。這些特質會在貧窮家庭代代相傳,使這些家庭與主流社會脫節,因此形成惡性循環不易脫離貧窮(王永慈,2005:8)。

然而此觀點遭受許多的批評,其最大的限制就是無法充分說明這些貧窮特質究竟是導致貧窮的原因或是貧窮所帶來的結果。因此,貧窮可能並非窮人所想選擇的結果,而是窮人並沒有選擇的機會,係被決定的結果,亦即是廣大社會結構因素造成貧窮,而非貧窮文化(呂朝賢等,2000:156)。儘管貧窮文化理論本身並不夠完備,對於60年代以後的貧窮研究仍有著深遠的影響。

2、人力資本論

人力資本論源自新古典經濟學者和社會學者對經濟秩序的看法。它對勞動市場的基本假設為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因此個人在社會經濟秩序中不相等的安置是由於家庭背景與個人不同特質表現出來的結果所致。換句話說,當個人擁有不同的人力資本儲量,經由市場價格機制的運作將會造成個人間所得的差異,因此人力資本偏低的人,只能從事低新的工作或間斷性的工作甚至可能失業,於是人力資本低的人口落入貧窮的風險就相對的提高(蔡晴晴,2002:13)。

目前人力資本論已被廣泛的引用於貧窮研究與福利服務的設計上,此論點有下列二個基本假設(呂朝賢等,2000:159-160):

(1)個人薪資的差異由個人不同的生產力決定,勞動生產力的多寡與個人力資本有直接的相關。人力資本論認為個人在勞力市場中薪資的高低受個人生產力決定,而個人的生產力視個人人力資本儲量多寡與品質而定。人力資本儲量是個人人力資本的總合,係由個人不同生命週期階段中的投資所累積而成的,由於難以直接測量,一般皆以影響生產力的工作特質,例如:教育程度、工作經驗與在職訓練等指標來預測薪資。

(2)家庭背景影響小孩的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累積,進而影響小孩未來的社會經濟地位。人力資本理論認為,父母對於小孩的知識、技術、價值與嗜好有很深遠的影響。在富有家庭成長的小孩,在教育取得與工作訓練等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投資較多,日後有機會取得較佳的社會經濟地位。相反的,在貧窮家庭成長的小孩,其人力與非人力資本的累積往往不如富有家庭的小孩,且須時常面臨家庭的生計問題。因此對家庭背景不佳的小孩而言,在未來社會經濟地位的競爭是處於不利的狀態,落入貧窮的風險或延續父母的目前社經地位的可能性都比較高。

二.結構性取向--結構性取向的研究包括Wilson的觀點、新結構論、區域勞力市場理論等,分別敘述如下:

1、Wilson的觀點:

William Julius Wilson是以結構性取向解釋貧窮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國學者(呂朝賢等,2000:173)。他企圖理解為何美國都市居住區社會失序的問題會如此嚴重,認為社會失序的問題不能僅單純以歧視或貧窮文化來解釋,他認為由於都市經濟結構的改變,雖然促成高技術工作量增加,但窮人(主要是黑人)的技術能力與教育程度卻不契合這些工作機會的要求。此外,額外增加的一些低技術與低教育要求的工作機會多非位於都市區,都市區裡的低技術與低教育水平的工作機會卻減少,這些人因人力資源低落,空間移動能力不足,不易取得這些工作機會,「技術配誤」加上「空間配誤」,導致失業問題進而造成貧窮問題的產生(鄭乃蓉,2005:9)。

2、新結構論:

新結構論主要著眼於個人之外的結構因素對於個人成就的影響,認為勞力市場中工作報酬的多寡主要係受到社會經濟結構,例如職業特質、工業特質、組織特性、勞力市場部門和階級特性的影響(呂朝賢等,2000:162)。

3、區域勞力市場理論 :

區域勞力市場理論則假設,經濟成長不一定有助於地區貧窮率的下降,端視地區產業職業與工作性質的分配而定。因為區域的經濟成長所帶來的新工作機會可能會需要特別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是現處居民所沒有的,所以無法有利於原來的社區居民。再者經濟成長所帶來的工作機會如是侷限在邊陲產業與次級部門,則會因為這些產業的工作是低薪與不穩定,而促使新的貧窮發生(呂朝賢等,2000:166)。

上述的理論觀點,對於解釋貧窮的成因均有其獨到的見解,各有其優點,並且提供我們瞭解貧窮發生的原因。而瞭解貧窮的定義以及貧窮發生的原因之後,才能對貧窮問題有進一步的認識,並且針對個別的情況與特性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法。正如政策制定者在決策之前,往往必須對政策問題有正確的瞭解之後才能據此制定出適當的政策計畫方案,否則將正確的決策用在錯誤的問題上,不僅無法有效地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政策資源的浪費。

(待續)
標籤:
瀏覽次數:201    人氣指數:2801    累積鼓勵:1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貧窮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扶貧(1)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1-12 10:38
她, 77歲,非洲,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9-01-12 23:04]:

是啊..不過..我在美國與北歐看到的窮困..多數並不市這樣喔..
這兩個國度裡..貧困者被對待的眼光與命運也大不相同喔...
當然..小人物小老百姓所想的先顧好自己巴豆..才有餘力去關心國家大事..絕對正確
不過..總是要有一些人..在顧好自己巴豆以外..還有餘力去關心國家大事..並且思考..
媚說您說叫獸講的對不對啊→別k偶喔..偶說實話而已@.@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