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832573
 幸運草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口業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交給時間吧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因果
作者: 幸運草 日期: 2013.05.26  天氣:  心情:
因果故事

第一章 世間因果(140篇)

[日期:2012-04-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土宗編輯部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

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
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地藏菩薩本願經》)

(二)

身體端正,影子也就端正;身體歪斜,影子也就歪斜。造了善因必定會得到樂果,造了惡因必定會得到苦果。

但是,世間很多事情看上去並非如此,往往作惡的人得到了財富地位,而行善的人卻命運坎坷,這是因為:


一、現在所得的果報未必是今生所造,而現在所造的業因也未必今生受報,就好比今年所吃的谷米
乃是去年所種的一樣。如果宿世善緣已經成熟,此世雖然為惡,也會先享受福報。譬如欠債,
急處先還。就好像雖然遇到災年,但儲備了糧食,則可以渡過難關。如果今年田園荒蕪,則來年就會受苦(《業報差別經》)。

二、人心變化無常,行善之後能生退心,作惡之後能發懺悔,各種業果交互呈現,錯綜複雜。

三、善行與惡行不可能盡人皆知,古人很注重積累陰德(只有自己知道的善行),因此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因果報應有時隱微難測,就如浮於海上的冰山,我們只看見露出水面的部分,而它隱藏在水下的部分卻巨大無比。

(三)

因果報應的理論為我們解答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要行善而不要作惡?

「要行善,勿作惡。」一切社會教化體系乃至神道宗教都這樣教導世人。理由無非歸結為外部原因:
社會群體的共同利益乃至神的旨意。這難免有強加於人的色彩,儘管法律制裁和宗教懲罰都很嚴厲,
作惡的人還是層出不窮。中國道家等人性論者則將善解釋為人性的良知。但世人對人性是善是惡尚無定論,
以人性作為倫理基石也很脆弱,何況在現代社會中,親情、友誼乃至肉體都可以兌換成金錢,
甚至有的人連命都不顧惜,更何談良心?


世人的行為出發點是自身的利害關係,「這樣做對我有利還是有害?」而因果理論的出發點剛好與此吻合,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作自受,共作共受。」把行為責任歸於當事人自身,不借助任何社會力量和神意。
將來是苦是樂,完全是自由意志的選擇。人們完全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為命運的主人。這避免了神意論、
宿命論和機運論的弊端。(陳兵《生與死──佛教輪迴說》) [:)]

1、因果律

米從哪裡來?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宮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一點兒也不瞭解外面的世界。

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賓那一起吃飯,主食是大米,三個小傢伙就開始討論米是從哪裡來的。

劫賓那說:「米是從米缸裏來的。有一次我溜到廚房,看見僕人們從米缸裏盛出大米,洗過之後放在鍋裏蒸熟,然後盛給咱們吃。」

拔提說:「你別騙人了,缸裏怎麼會出米呢?米飯明明是從飯鍋裏出來的。」

阿那律說:「你倆別爭了,我看你們說得都不對,米飯不是從碗裏出來的嗎?」

三個小夥伴相持不下,爭得面紅耳赤。(林明珂《佛陀十大弟子傳》)

「眼見為實」,這是凡夫不相信因果的原因。

偷牛

有一個村子的人,共同偷了一頭牛殺掉吃了。丟牛的人順著牛的腳印找到了這個村子,向一個村民瞭解情況,問他:「我的牛在你們村上嗎?」

村民回答:「我們這裏其實沒有村子。」

丟牛的人又問:「難道你們不是在村邊的池塘分吃牛肉嗎?」

村民回答:「沒有池塘。」

「池旁有棵大樹吧?」丟牛的人問。

「沒樹。」村民回答。

「偷牛時是在你們村東吧?」

「沒有東。」

「你們偷牛的時候不正是中午嗎?」

「沒有中午。」

「就算沒有村、沒有樹,但天底下怎麼會沒有東、沒有中午呢?你的話沒有一句可信,你們偷了牛是不是?」丟牛的人嚴厲地問。

村民只好承認。

愚人也是如此。掩蓋罪過,不肯發露懺悔。但業因果報如影隨形,就像地上的腳印,清晰可見,任何罪過都隱瞞不住。(《百喻經》)

果味

古時候有位大富長者,家中流行風寒,惟有形似檳榔的庵摩羅果可以緩解病情,大富長者就讓沒有染病的一位僕人到果園購買,特別叮囑道:「告訴果園主人,多挑些熟透的甜果,沒熟的不要。」

僕人來到果園。園主熱情地接待他,說:「我這裏的果子味道都很好,凡是摘下來的果子都是熟透的甜果,沒熟的都留在樹上,你只要嘗一個就知道了。」

僕人說:「只嘗一個怎麼知道所有的果子都甜呢?」

園主勸道:「你想的雖然很周到,但果子如果破了皮,就不好再招待客人了。如果你執意要挨個嘗,不甜的可以還我,甜的就不能退還了。」

僕人點頭道:「這個辦法很公道,那我就開始嘗了。」於是他開始將庵摩羅果一一品嘗。就這樣,他買了一筐咬破了的庵摩羅果。

長者見了那筐果子,氣不打一處來,全部倒掉了。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肉眼雖不見,而自然遵循至理。世人聽到因果的道理不肯相信,說:「除非親身經歷之後,我才相信。」等大限到來,業障現前,一切都晚了,就像那些果子一樣被丟棄。(《百喻經》、《佛教故事大全》)

「殺羊升天」

佛在王舍城時,一位屠夫向國王阿闍世提出一個請求:「大王每次遇到節日需要祭祀時,請把屠殺牲畜的工作交給我吧。」

阿闍世王問:「殺生的事很少有人樂意做,為什麼你那麼喜歡?」

屠夫回答:「我往世曾是窮人,靠殺羊度日,因殺羊之故,死後生天,享受天福。天上壽盡,又生為人,還是從事殺羊的職業,死後又生天上。就這樣六次投生為人,都從事殺羊的工作,每次死後都生到天上。」

阿闍世王問:「就算真如你所說,你是怎麼知道這些事的呢?」

屠夫回答:「我有知宿命的能力。」

阿闍世王心中疑惑:像他這樣毫無修行的人,怎麼能知宿命?於是便向佛請教。

佛說:「屠夫所說的都是事實。他往世曾遇到一位辟支佛,恭敬地瞻仰辟支佛的莊嚴容貌,生起善心,由於這一功德,使他得以六次生天享福,出生為人又能知宿命。因為敬佛的福報先行成熟,因此六次往返天上人間。殺生的罪業應受惡報,只是機緣尚未成熟,這次生命終結,福報也享盡了,他將墮地獄接受屠羊的罪報,地獄的罪報受完,他又要無數次投生為羊,一一償還命債。他雖知宿命,但只能知六世宿命,所以誤認為屠羊是生天的原因。」(《雜譬喻經》)

「天道無知」

從前,姑蘇城有個姓尹的人,善於為別人打官司,門庭若市。

後來,他生了一個兒子,相貌俊秀,聰明絕頂。他良心發現,悔改以前的過錯,不再給別人寫那些言辭不實的狀紙。

沒過多久,他的兒子突然雙目失明。

改邪歸正反而遭此惡報,他因此非常憤恨,於是重操舊業。

不到一年,他的兒子複明瞭。

於是,他不再相信善惡報應,逢人便說天道無知。

他的兒子名叫尹明廷,順治年間考中進士。幾年後,在一次赴任途中遇到兵亂,全家人無一倖免。(﹝清﹞周安士《安士全書》)

桃李與蒺藜

春秋戰國之際,有個叫子質的人在魏文侯手下做官。有一次,他得罪了魏文侯。這時,他培養提拔計程車、大夫、武官紛紛落井下石,在魏文侯面前大講他的壞話。子質只好投奔北方的趙簡子。

他對趙簡子說:「從今以後,我再也不做培植人才的事情了。」

趙簡子聽了,很是奇怪,問道:「為什麼呢?」

子質說:「我培植的人才在魏文侯那裏,士、大夫、武將各占一半之多。現在,那些士在國君面前誹謗我,那些大夫用法律恐嚇我,那些武將用武力威脅我。所以我不願再培植人才了。」

趙簡子不同意他的看法,歎了一口氣,說:「你的話講得不對。要知道,春天種植了桃李,夏天就可以在樹蔭下乘涼,秋天就可以吃到果實。如果春天種了蒺ji2藜li2,夏天不能摘取樹葉,秋天得到的也只有刺。由此看來,關鍵在於種植什麼。你培養的人沒有選好,這怪誰呢?」(《韓詩外傳》卷七)

無益的祈禱

一位名叫伽彌尼的青年前來拜訪釋迦牟尼佛。

他問道:「佛陀!人如果做了壞事,向神祈禱,可以得到幸福嗎?」

佛沒有正面回答他這個問題,反問道:「如果把大石頭扔到河裏,你向神祈禱,它會浮上來嗎?」

伽彌尼搖頭答道:「不會的,佛陀!」

佛說:「人如果造了惡業,即使向神祈禱,也絕對得不到幸福,因為惡業一定是會墮落的。」

佛又問伽彌尼:「如果把油倒在河裏,你向神祈禱,它會沉下去嗎?」

「不會的,佛陀!」

佛接著開示:「所以,人如果造了善業,即使你向神祈禱,要他墮落,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善業一定是會上升的。」(金明法師《道德教育》)

鬼神能知曉人的壽命及禍福,但並不能做任何改變,更不能主宰人的貧富貴賤,但卻能令人造惡殺生。(《譬喻經》)

苦的原因

一天,阿那律等四個新學比丘一起談論什麼最苦。

一個說:「人生最苦的是貪欲,貪欲得不到滿足,苦不堪言。」

一個說:「人生最苦的是吃不飽飯,饑腸轆轆,其苦無比。」

一個說:「人生最苦的是瞋恚,脾氣一發,火從眼眶裏冒出來。」

一個說:「人生最苦的是膽小,前怕狼後怕虎,沒有一刻安寧。」

剛好佛聽到他們的談話,就教誡說:「你們都沒說出苦的真諦,只是一種從習氣中帶來的偏見。你們中有的是淫鴿轉世,就以欲念為苦;有的是餓鷹轉世,就以饑餓為苦;有的是毒蛇轉世,就以瞋恚為苦;有的是兔子轉世,就以驚懼為苦。世間最大的苦,莫過於有身體。」(《法句經》)

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壽者昏昏,久憂不死。何苦也!其為形也,亦遠矣!(《莊子.至樂篇》)

施一得十

一次,佛陀入城乞化,一位婦人歡喜供養了一缽米飯。佛說:「種一生十,種十生百,種百生千,種千生萬。請精進修學佛道。」

佛陀正想離開,那位婦人的丈夫追了出來,笑著問道:「哪裡能這樣說?僅僅佈施了一缽米飯,怎麼能得這麼多福呢?」

「不要笑,」佛說,「你看尼拘陀樹,綿延四五裏,每年落數萬斛的果實,那不是一粒果核的收穫嗎?」

佛陀用這簡單的比喻教示他。夫婦倆心開意解,頓時證得須陀洹果。(《佛教故事大全》)

錯綜複雜的果報

富貴從佈施中來,但其果報錯綜複雜。

《彌勒所問經》說:錦繡滿箱卻穿著布衣,金銀滿櫃卻吃著糟糠,可以安閒卻一定要勞筋動骨,可以快樂卻整天愁眉苦臉,這就是有福不能享。原因是由於他前世佈施的時候不能發至誠心、歡喜心,或者因為別人的勸告而勉強佈施,或者佈施以後馬上又後悔。

住宅簡陋的人卻常住別人的豪宅,飲食粗糙的人卻常吃別人的山珍海味,這就是能享受卻無自主權。因為他前世自己不能佈施,只知道勸別人佈施,或者見別人佈施而隨喜讚歎。

《業報差別經》說:如果眾生因為別人規勸而佈施,佈施後又後悔,以這樣的因緣,他來生先富後窮。

又有眾生因別人的規勸而少量佈施,佈施後歡喜,他來生先貧後富。

如果請僧人到家裏來,使僧人疲勞奔走之後才就食,那麼後世雖能得到富貴,但一定要從勞苦中獲得。

如果送齋食到寺院,使僧人安然受供,那麼他將來享福的時候就無需勞苦,一切所需都會自然豐足。

如果眾生以前曾經佈施,但沒有遇到殊勝的福田(供佛、印經、齋僧,使佛法廣泛傳播,使更多的人知道佈施等善法),他所得的果報就會微劣,隨得隨盡。又因為養成了佈施的習慣,所以雖然處於貧窮狀況,也樂於佈施。

如果眾生遇善知識後暫行佈施,又正巧遇到殊勝的福田,那麼,他來世的生活所需就一應俱全。但因為以前沒有養成佈施的習慣,所以今世雖然富貴卻很吝嗇。

《菩薩本行經》說:如果眾生不能以至誠心、恭敬心、歡喜心佈施,或者佈施的時候貢高自大,或者受施者是個相信邪見、顛倒是非的人,這就好像在很差的土地上播種,下種雖多,所收很少。

如果以歡喜心、恭敬心、清淨心佈施,施而不望報,或受施者正巧是菩薩、聖僧,這就好像在良田播種,下種雖少,所收卻很多。

《般若經》說:如果佈施的時候不發心成佛救度一切眾生,那麼所得到的福報就會很少。

如果佈施的時候能夠回向無上菩提,發心救度十方眾生,那麼雖然佈施的不多,但所獲得的福報就會無量無邊。(﹝清﹞周安士《安士全書》)

2、現生惡報

為什麼有的人缺衣少食?因為他們不願意與不幸的人分享自己的財富。

為什麼有的人經常生病?因為他們沒有照顧生病及年邁的父母。

為什麼有的人被活活燒死?因為他們曾燒烤、煎炒活生生的動物。

為什麼有的人死於車禍、中毒、溺水?因為他們曾用種種方法殺生。

為什麼有的人要自殺?因為他們無法接受世間的利、衰、苦、樂、稱、譏、毀、譽。

……(《生活課本》)

欲壑難填

釋迦牟尼佛前世曾有一生叫文陀竭,意為「頂生」,是一個大國的國王。

頂生王起初以正法治理國家,不用武力而降服周邊國家,擁有很多世所罕見的寶物。

然而,他逐漸驕傲起來,不滿足於現有的國土,心想:其他國家的百姓缺衣少食,如果我能得到那些國土,不是很好嗎?

於是,他征服了四方所有的國家。百姓知道他是位賢君,因此也願意臣服於他。沒過幾年,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擁有四天下所有土地和人民的欲望得到滿足後,他又下令徵召各國美女充實後宮,不僅如此,他還把各國的國王處死,把他們的王后也召進宮內。

頂生王又想:土地、人民我有了,天下佳麗都進了王宮,世上再也沒有東西值得我追求了,我要到天上享受享受。

他的七寶之一金輪威力無窮,帶著他和軍隊到了天上。天帝很敬重他,分給他半個座。頂生王見天宮是用寶物建造的,勝過自己的宮殿千萬倍;天上的仙女比他的宮女漂亮千萬倍,心想:如果天帝死了,我取代他的地位,像治理地下那樣治理天上,那該多好啊!

頂生王惡念一生,就被天帝遣返回去了,而且還得了不治之症。

臨終前,頂生王告誡兒子們:「貪是燒身之火,切不可貪心哪!」(《文陀竭王經》)

琉璃王的惡報

釋迦牟尼佛得知琉璃王滅了釋迦族,喟然嘆道:「這種大逆不道的罪人,七天之內必會被烈火焚燒,死後墮入無間地獄。」

琉璃王聽說了佛的話,非常恐懼。在大臣苦母的建議下,帶著一群宮女上了一艘大船,準備用七天時間躲過火災。

到了第七天晚上,早已忍受不了水上那無聊生活的宮女們聽說次日就要回城,異常興奮,一直歌舞到深夜。

忽然間,黑雲密佈,狂風大作,大船劇烈地搖晃起來,燭火點著了布簾,片刻之間燃起大火。琉璃王和宮女們到處亂竄,結果被無情的大火吞噬了。(《佛教故事大全》
標籤:
瀏覽次數:71    人氣指數:271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口業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交給時間吧
 
給我們一個讚!